支持无人驾驶技术创新发展 北京4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
发布时间:2025-03-11 13:16:12 来源:火狐官网下载2024年12月31日,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条例》。条例将自2025年4月1日起施行,这个条例有哪些重要内容?一起了解↓
《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条例》共有七章四十八条,全面回应了制约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创新和产业高质量发展遇到的突出问题。
按照明确、可操作的原则,对道路测试、示范应用,道路应用试点等创新应用活动的全环节进行了规范,对相应的数据安全、网络安全、运营安全等安全保障措施作出规定。
北京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法规三处处长 王庆翔:对企业在北京开展无人驾驶创新应用活动,提供了明确和可预期的制度规范,同时也为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强对无人驾驶汽车相关活动的监督管理,提供了明确的法治保障,从而更好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合法权益。
在《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条例》中,对道路应用试点的全环节进行了规范。无人驾驶汽车相关企业在北京开展道路应用试点应当符合什么样的条件呢?
《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条例》规定,在北京开展道路应用试点,首先要符合无人驾驶汽车创新应用活动场景。其次,根据相关规定,完成道路测试活动和示范应用活动,可以向有关部门申请安全评估。
北京市交通委法制处干部 张亦菲:需要申请并取得相应类别的试点资质,并符合相关规定条件,最重要的包含几个维度,需要具备相应运行运营能力、责任承担能力、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相关保障能力。通过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的安全评估,并且符合车辆运营管理要求,相关安全员、平台安全监控人员和其他的从业人员要符合相关规定的条件,还需要有完善的运营方案、运行安全保障制度和应急处理机制,包括拟运营区域、路线、车辆数量、应急处置措施等事项,以及其它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
当前,北京市高级别无人驾驶示范区已完成600平方公里路侧设施智能化部署,车路协同水准不断提升。此次通过的《条例》对于未来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哪些规定?
《条例》在立法中提出系统推进打造“双智”城市,明确推进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通信网络、地图和服务管理平台建设,赋能智慧交通和智慧城市建设。
北京市经信局汽车与交通产业处处长 李蛟:新建、改建、扩建道路,应当按照智慧交通发展规划和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规划要求,与无人驾驶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衔接。智能化路侧基础设施的设计和使用,应当考虑各种无人驾驶技术路线的需求。无人驾驶汽车相关企业应当依照国家和本市有关法律法规向平台上传车辆运行数据。鼓励和支持地图测绘相关企事业单位,依照国家有关规定探索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安全应用。
此前,北京市在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产业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基础。《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条例》这一政策将给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创新,插上腾飞的翅膀。
根据北京市经信局统计,目前,北京市已汇聚近百家无人驾驶汽车创新企业,初步形成由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创新型企业为主导的无人驾驶汽车产业发展格局。刚刚通过的《北京市无人驾驶汽车条例》将对行业的技术创新起到推动作用。
北京市经信局汽车与交通产业处处长 李蛟:在创新链和产业链完善方面,《条例》提出支持无人驾驶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制造,以及无人驾驶座舱、无人驾驶解决方案和感知、决策、通信、控制等关键技术研发。在数据开发利用方面,《条例》提出“鼓励无人驾驶汽车产业链各类参与主体,建立数据开发利用的合作机制,开发数据服务产品,提供市场化、社会化的应用和服务,营造鼓励创新的政策环境”。

